● 乾癬是一個慢性發炎疾病,目前沒有一個治療可以痊癒。
● 但現在的醫療科技,可以讓乾癬控制使你回復正常皮膚,尤其生物製劑是目前進展快的領域,資訊不斷更新,也愈來愈多新的治療方式。
● 鼓勵病患們只要積極與醫師配合治療,就有希望可以治療好,回復正常皮膚以及想要的生活。
由於乾癬是因為免疫力異常造成的疾病,所以在病程的演進中,乾癬是有可能會因身體狀況的不同而改善,但情況的好壞可能會起起伏伏。請切記,乾癬的好轉絕非是因為免疫力變強而造成的,所以特別呼籲不要擅自增強自己的免疫力,否則可能造成病情的惡化。
‧ 外用類固醇是目前外用藥膏中最有效的方式,每一種藥物都有其副作用,包括外用類固醇,醫師會考慮對病人的最大的幫助和最小的風險。
‧ 所以建議病患應該盡量與醫師有密切的配合,才能將副作用控制在可接受的範圍內。
照光療法也就是將紫外線光(UV)直接照射在皮膚上,如同長期曝曬在太陽光下一樣,可能會伴隨皮膚老化的現象,但是並不至於快速地老化,病患不用太過擔憂。而且,相對來說,照光治療協助患者清除或大幅改善乾癬病灶的效果顯著,是目前中至重度乾癬病患的一個主要的治療方法。
1. 6個月的慢性中至重度乾癬,嚴重度(PASI分數)≧10
2. 完成足量照光治療3個月,即每週2-3次連續12週
3. 完成足量的兩種口服藥治療各3個月
目前衛生署核准用於乾癬的生物製劑有三個
皮下注射的頻率分別為:
短效:每週兩次
中效:每兩週一次
長效:第0, 4週之後每12週一次
● 生物製劑,廣義來說指的是由動植物、微生物體或DNA重組的生化科技製成的藥劑,用於乾癬治療,一般指作用於特定分子的注射性蛋白。
● 在施打生物製劑時,最擔心的是感染及癌症的風險,尤其台灣有不少的B型肝炎、C型肝炎及肺結核患者,因此,用藥後的追蹤是最重要。若是有潛伏性肺結核的患者,需同時使用肺結核的預防藥物,預防肺結核復發,活動性肺結核患者不建議使用生物製劑。
● 目前台灣在乾癬治療上所核可的生物製劑主要有三種,這三種生物製劑約有50-70%的乾癬病人可以有效獲得改善(改善75%)。
生物製劑為免疫抑制劑之一,考量到台灣在結核病與病毒性肝炎的盛行率,目前所有的生物製劑在使用前都需要進行結核病與病毒性肝炎的篩檢,為了您的用藥安全,醫師也會根據您的檢驗結果,持續追蹤。
● 乾癬並不是一種免疫力下降的疾病,而是免疫力處在攻擊中的狀態,所以千萬避免服用增強免疫力的健康食品,如: 靈芝、樟芝、巴西蘑菇、金針菇、蜂膠等,若服用這些食品可能導致乾癬的惡化。
● 乾癬病患是可以食用海鮮類食物的,但不宜過量食用,因為海鮮類食物的ω-6的含量高,會促使發炎的機會提升,
● 另外,也要提醒乾癬患者需盡量避免食用高升糖指數的食物,因為高醣類可能會促進發炎的反應,導致乾癬的惡化。
保持樂觀
除了按時接受治療,以及適當的照護、營養之外,醫師與營養師都不約而同的提到了情緒與壓力都會促使乾癬發作,甚至惡化,看著病況惡化,病人情緒又更不好,就容易造成可怕的惡性循環。只要能保持樂觀,積極配合醫師,按時接受治療,加上均衡的營養,不抽菸不喝酒,一定就能健康「癬」中求!
以上Q&A由臺灣皮膚科醫學會「乾癬檢查室」網站提供 欲了解更多乾癬衛教資料,請上乾癬檢查室網站查詢http://www.psocheck.com.tw/